服务器 IP 地址(公网 IP,部分场景支持内网 IP)
登录端口(默认远程桌面端口 3389,SSH 端口 22,可自定义)
登录账号密码(或密钥文件,如 Linux 系统常用 SSH 密钥)
操作系统类型(Windows Server 或 Linux,影响连接工具选择)
本地电脑打开 “远程桌面连接”(Windows 自带,快捷键Win+R
输入mstsc
调出);
输入服务器公网 IP 和端口(格式:IP:端口
,默认端口可省略);
输入账号密码,点击 “连接”,即可进入服务器桌面,像操作本地电脑一样控制 GPU 服务器(支持文件传输、多窗口操作)。
向日葵、ToDesk:支持跨系统(Windows/macOS/ 手机),操作简单,自带文件传输和画质调节功能;
AnyDesk:延迟较低,适合需要高频操作的场景(如游戏多开设置)。
本地终端(Windows 用 PowerShell/CMD,macOS/Linux 用终端)输入命令:
bashssh 用户名@服务器IP -p 端口 # 例如:ssh root@116.xxx.xxx.xxx -p 22
首次连接需确认密钥(输入yes
),再输入密码即可登录命令行界面。
Xshell+Xftp:Xshell 用于命令行控制,Xftp 用于文件上传下载,支持中文和批量管理;
MobaXterm:集成 SSH、SFTP、VNC 等功能,适合新手,可直接显示 Linux 图形界面(需服务器安装桌面环境)。
服务器端安装 VNC 服务(如 TightVNC、RealVNC)并配置端口和密码;
本地安装 VNC Viewer,输入服务器 IP: 端口和密码,即可连接图形化桌面,适合需要操作 Linux GUI 程序的场景。
云厂商控制台:部分服务商提供 Web 端 “远程连接” 功能,无需安装本地工具,直接在浏览器操作多台服务器;
批量管理工具:如 Ansible(通过 SSH 批量执行命令)、Royal TS(集中管理多台服务器的连接信息)。
服务商自带隧道:部分平台支持 “端口映射”,将内网 IP: 端口映射到公网,通过公网地址访问;
第三方 VPN:如 OpenVPN,在本地和服务器端配置后,通过 VPN 隧道接入内网,适合需要高安全性的场景。
调用 API 获取服务器状态,触发远程脚本执行 GPU 任务;
通过 SDK 在本地程序中直接与服务器交互(如上传训练数据、下载计算结果)。
避免使用默认端口(如 3389、22),可自定义端口(如 10000-65535 之间),降低被攻击风险;
定期更换密码,Linux 系统建议使用 SSH 密钥登录(无需输入密码,更安全);
开启防火墙(如 Windows 防火墙、Linux ufw),仅开放必要端口(如连接端口、游戏所需端口)。
贵州 GPU 服务器到西南地区延迟极低(10-30ms),若跨区域连接(如北上广),可选择服务商提供的 “BGP 多线” 网络,自动切换最优线路,减少卡顿;
大文件传输(如游戏安装包、AI 模型)建议使用 SFTP(SSH 文件传输协议)或云存储同步(如阿里云 OSS、腾讯云 COS),避免占用远程桌面带宽。
若连接失败,先检查 IP、端口、密码是否正确,再通过服务商控制台查看服务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是否关机、被防火墙拦截);
远程桌面黑屏 / 卡顿:可能是 GPU 驱动未加载,联系服务商重启服务器或重新安装驱动;
批量连接超时:检查本地网络带宽,或通过服务商提供的 “运维通道” 临时连接排查问题。
总之,贵州 GPU 服务器的连接方式灵活多样,可根据操作系统、使用场景(个人操作 / 批量管理 / 自动化)选择合适的工具,依托其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国内用户通常能实现低延迟、高可靠的远程控制。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阅读,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不代表任何立场以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