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贵州软件服务业跑出数字经济加速度

发布时间: 2025-05-09 14:36:34 来源:南数网络

一、核心增长动能:政策、算力、数据的三维驱动

1. 政策组合拳释放制度红利

  • 东数西算战略落地:作为全国八大枢纽节点之一,贵州构建 “一集群、八城市、多边缘” 算力格局,推动 400G 全光网算力通道建设,形成面向全国的 3/10/20ms 三层时延保障圈38。2025 年 1-5 月,全省大数据领域单月投资额达 23.79 亿元,环比增长 51.72%,14 个重点数据中心项目开工,总投资 263.5 亿元17。
  • 算力券撬动市场:2024 年 2 月以来,贵州向全国发放算力券 177 张,吸引北京、广东等地企业落地,带动算力产业规模突破 100 亿元8。例如,贵安超算中心已向深圳、上海等地输送算力 2100 万卡时,支撑《哪吒 2》等影视作品的特效渲染8。
  • 数据要素市场化突破:贵州率先探索数据产权登记制度,截至 2025 年 4 月,全省 187 件数据资产完成登记,涉及工业生产、农业监测等领域,累计为企业融资 5230 万元4。华为云推出的 “数据质量保险” 产品,为 32 家企业提供总额 5 亿元的质量保障,推动数据交易从 “盲人摸象” 转向 “明码标价”4。

2. 算力基建构筑产业底座

  • 数据中心集群成势: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三期工程投产后装机能力超 2 万架,三大运营商将贵阳定位为西南枢纽节点,实现 5 毫秒级低时延服务覆盖广西、云南及广东部分地区18。截至 2025 年,全省服务器承载能力达 244 万台,网络出省直连 38 个城市,互联网出省带宽达 5.33 万 Gbps89。
  • 自主创新生态成型:云上鲲鹏科技基于华为鲲鹏、昇腾处理器研发的 “兆瀚” 系列产品实现国产化,2025 年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 200%,带动 30 余家产业链企业集聚贵安,形成从芯片研发到整机生产的完整链条19。其 AI 服务器已在数字政府、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党政国产化替换项目覆盖率达 100%9。

3. 云服务与平台经济双轮驱动

  • 云服务爆发式增长:华为云在黔业务占比从 2021 年的 26.2% 飙升至 59.3%,带动全省云服务收入井喷。2024 年,华为云生态对贵州软服业贡献达 66.4%,同比增加 2.5 个百分点,其全球智算中心等 75 个亿元级项目加速推进156。
  • 平台经济重塑产业模式:贵安新区 “筑企通(西南)产业园” 引入 130 余家建筑企业,通过 “料小盟”“易匠通” 等数字化平台实现材料采购、劳务用工全流程线上化,2024 年营收突破 6000 万元,目标 5 年内达 12 亿元1112。“贵商易” 平台为近 400 万经营主体画像,贵州工业云平台带动 3000 家企业 “上云用数赋智”,形成 “数据驱动 + 平台支撑 + 网络协同” 的新经济范式14。

二、产业实践:从技术突破到价值转化

1. 本土企业创新突围

  • 边缘计算领军者:白山云科技从创业初期的 “边缘云” 服务商发展为覆盖 240 余个城市的全球化企业,其自主研发的 “边缘云质量管控平台” 获中国质量协会科技创新奖,每日处理 7000 亿次请求,服务全球用户14。
  • 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梦动科技等企业从创业到产值破亿仅用数年,依托贵州算力和数据优势,在游戏、短视频等领域实现爆发式增长1。云上鲲鹏与高校合作推出的政务智能一体机获 “2024 数博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并深度适配 DeepSeek 大模型,推出开箱即用的兆瀚 DeepSeek 一体机,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10。

2. 绿色算力与质量管控并行

  • 能效全球领先:贵州数据中心集群通过 “算力质量 — 能效比” 联动模型,PUE 值降至 1.1 以下,成为全球最绿色的数据中心之一。贵安新区科创城数据中心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年节电超 200 万度48。
  • 质量基础设施创新:“贵质通” 平台汇聚全国 800 家检验检测机构、7000 个服务产品,为企业提供 “线上问诊 + 线下出诊” 的定制化服务。2025 年 3 月,华为云数据通过该平台仅用 72 小时完成数据安全审计服务,效率提升 3 倍4。

3.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 制造业智能化:贵州轮胎引入 AI 优化供应链管理,入选全球 “灯塔工厂”,产品缺陷率从 3.2% 降至 1.4%,生产效率提升 68%45。中车贵阳车辆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成为国内最大的铁路货车修理基地,年修 1.5 万辆5。
  • 民生领域深度渗透:贵安新区 “数质融合” 模式覆盖教育、医疗等领域,华为昇腾与高校合作推动 AI 赋能乡村教育,贵州大学等高校的国产 AI 算力实验室已实现大模型本地化训练46。

三、未来趋势:从速度到质量的跃迁

1. 算力网络协同深化

  • 跨区域调度常态化:依托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贵州将进一步加强与东部地区的算力协同,预计 2025 年东西部算力调度规模增长 50%,某游戏公司将渲染任务迁移至西部后成本降低 50% 的案例将成常态18。
  • 智算占比持续提升:根据《贵州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 年)》,到 2025 年超算与智算算力占比将达 35%,贵安超算中心计划扩容至每秒 100 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支撑生物医药、气象预测等高端应用38。

2. 数据要素价值深度释放

  • 数据资产化加速:贵州计划到 2025 年完成 500 件数据资产登记,推动数据资产入表融资规模突破 10 亿元。贵阳中安科技集团 2025 年 1 月完成的 2000 万元数据资产融资,将成为工业领域的典型范式45。
  • 数据质量标准引领:贵州主导制定的《可解释 AI 体系架构指南》《数据资产质量评价规范》等 5 项国际标准、144 项国家标准已发布,未来将推动 “贵州标准” 成为全球数据交易接口4。

3. 生态协同与产业升级

  • 鸿蒙 + AI 战略落地:云上鲲鹏等企业将构建 “鸿蒙 + AI” 软硬一体生态,2025 年计划推出 10 款以上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覆盖交通、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10。
  • 人才与创新双轮驱动:贵安新区人工智能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预计 2026 年竣工,可提供 776 套住房,配套养老院、幼儿园等设施,吸引全国数字经济人才集聚7。华为昇腾与贵州高校合作的产教融合项目,计划 3 年内培养 5000 名 AI 工程师6。

结论:贵州样本的启示与价值

贵州软件服务业的高速增长并非偶然,而是政策精准发力、算力基建先行、企业创新突围、生态协同共生的必然结果。其核心经验在于:
  1. 战略定力:坚持 “云服务” 首位产业地位,十年如一日推进 “东数西算” 工程,形成不可替代的算力优势;
  2. 创新驱动:通过自主可控的算力硬件(如鲲鹏、昇腾)和开放共享的数据要素市场,构建 “贵州研 + 贵州造” 的产业闭环;
  3. 生态构建:以华为云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本土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形成 “雁阵效应”,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

未来,贵州需在数据安全治理、高端人才引育、产业附加值提升等领域持续突破,进一步将算力资源转化为数字经济生产力,为全国提供 “算力支撑 — 数据赋能 — 产业升级” 的西部范式。预计到 2025 年,贵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将突破 1200 亿元,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继续领跑。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阅读,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不代表任何立场以及观点。)
贵州软件服务业跑出数字经济加速度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