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斐然

发布时间: 2025-04-23 17:46:36 来源:南数网络
自 2016 年国家批复贵州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来,贵州坚定不移地将大数据战略行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核心抓手,在政策创新、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治理等多个维度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突出成果。

一、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贵州率先在全国开展大数据立法探索,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2016 年,颁布全国首部大数据法规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开启了大数据法治化进程。此后,陆续出台《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构建起涵盖数据发展、安全、共享开放等关键环节的法规体系。同时,发布《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2017—2020 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数字贵州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大数据产业发展路径和目标,形成了政策与法规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此外,贵州还积极参与大数据相关标准制定,主导、参与编制大数据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 175 项,获批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贵州大数据),在全国大数据标准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

  1. 数据中心集聚发展:贵州吸引了三大运营商、苹果、腾讯、华为等众多国内外龙头企业将数据中心、灾备中心落地,全省投入运营及在建的规模以上数据中心达到 23 个,服务器超过 14.2 万台。其中,贵安新区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最集聚的地区之一,数据中心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凸显。贵州的数据中心在节能方面表现卓越,电能利用率(PUE)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数据中心 PUE 仅为 1.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节能优势为数据中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实现跨越式增长,从 2016 年的 3060Gbps 增长到 2020 年的 1.7 万 Gbps,2025 年更是有望突破 3 万 Gbps。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根镜像服务器节点和国家顶级域名服务器节点,以及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使贵州成为全国光网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枢纽。省内通信光缆累计达 168.94 万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光纤宽带和 4G 网络全覆盖,30 户以上自然村 4G 网络覆盖率超 99%,信息通信网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撑。
  3. 5G 网络加速布局:截至 2024 年底,全省累计建成 5G 基站超过 5 万个,实现 “县县通” 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乡镇、农村延伸,5G 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5G 在工业、旅游、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如在工业领域,5G + 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高效供应链协同;在旅游领域,5G 赋能智慧景区建设,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旅游体验;在医疗领域,5G 远程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得以向基层延伸,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5G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贵州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三、特色数字产业蓬勃发展

  1. 数字经济增速领跑全国:贵州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 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40% 以上,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5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持续增长,2024 年同比增长超过 30%,收入突破 10 亿的企业达到 5 家,增速超过 100% 的企业达到 80 家。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大数据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2. 大数据企业集聚壮大: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满帮集团等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同时,吸引了苹果、微软、戴尔、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百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贵州,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集聚企业超过 1000 家,成为大数据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全省大数据及关联产业注册企业数量超过 5 万家,大数据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3. 数据交易市场逐步成熟: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不断创新交易模式和服务,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截至 2024 年底,交易所累计交易额超过 50 亿元,入驻数据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超过 800 家。交易所建立了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结算等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流通,为全国数据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

  1. 工业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深入实施 “万企融合” 大行动,推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 70% 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 50% 以上。电子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与国家顶级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工业互联网备份数据中心、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签约落地。振华电子、瓮福(集团)、贵阳宏图科技、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等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成为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典型示范。全省生产煤矿实现采煤机械化 100%、辅助系统智能化 100%,全面进入智能化开采的初级阶段,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效率大幅提升。企业上云步伐加快,核心应用 “上云” 企业累计超过 3 万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企业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流程再造和创新能力提升。
  2. 农业数字化成效显著:农产品产销对接网络实现全省县区全覆盖,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黔菜网)对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数据、价格数据进行实时抓取和智能分析,覆盖 88 个县、3623 个基地、378.45 万亩基地,线上店铺数量 883 家,总成交金额突破 2 亿元。“一码贵州” 智慧对接平台上线产品 6.65 万个,入驻企业 2.3 万家,交易额达到 10 亿元,有效助力黔货出山,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3. 服务业数字化创新活跃:铜仁、黔南等地网络货运发展迅速,铜仁数字产业园签约物流企业超过 500 家,满产后预计物流总产值将突破 1500 亿元。铜仁梵快综合收入达到 60 亿元,上税 6.8 亿元。满帮平台认证司机用户超 1000 万,估值超过 150 亿美元,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货运平台。在旅游、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数字化应用不断创新,如智慧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在线教育打破时空限制,远程医疗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五、数据治理成效持续凸显

  1. 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全国领先:打造以 “云上贵州” 为核心的数据资源汇聚体系,“一云一网一平台” 建设深入推进,贵州成为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南方节点。省级政府数据开放数林指数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前 3、贵阳市连续多年排名第 1。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与国家平台相联,累计共享数据项 22 万余项,开放高质量数据资源 1432 个,有效支撑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协同办理。通过数据共享开放,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2. 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建成 “大应急”“大政法”“大旅游” 等一批跨部门大系统,实现数据的跨部门流通和协同应用。全省劳务大数据平台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助力贫困人口就业,平台累计为 50 万人匹配推荐就业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 35 万人次。扶贫云汇聚 14 家省直部门 “两不愁三保障” 数据,提供贫困数据 3 亿条,为精准脱贫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建成 “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大数据平台”,在 “9+3” 区县推广使用,有效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等领域,大数据的应用不断深化,推动治理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3. 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出台《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开展大数据安全攻防演练,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推动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数据安全企业,为数据治理和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六、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贵州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核心,持续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创新方面,进一步完善大数据法规政策体系,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新路径,为产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提升算力服务能力,打造全国算力保障基地;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推动 6G 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试点应用,提升网络通信质量和速度。在产业发展方面,聚焦大数据核心产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企业,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大数据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打造全国数智融合创新示范高地和全国数字产业链供应链重要基地。在数据治理方面,深化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提升数据质量和应用效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通过不懈努力,贵州将继续在全国大数据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贵州力量。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阅读,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不代表任何立场以及观点。)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斐然 第1张